配色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颜色匹配不准确。传统的配色工作主要依赖于人工,这种配色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差错。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为了为了保证配色的准确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配色。本文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计算机配色的原理及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计算机配色的原理:
计算机配色原理大致有三种方式:色号归档检索、反射光谱匹配、三刺激值匹配。
1.色号归档检索
将以往生产的品种按色度值分类编号,并将染色处方、工艺条件等一起汇编文件后存入计算机内。有需要配色的来样,可测定来样的颜色,输入计算机或直接输入代码,计算机配色系统会将色差值小于某范围的处方全部输出。
这种配色方法的基本思路与人工配色相同,但避免了实物试样长期保存带来的变褪色,以及人工检索不全面的问题。但计算机给出的这些配方只是以往生产过的与来样最接近的配方,所提供的只能是色泽近似的处方,仍需凭经验进行适当的调整。
2.反射光谱匹配
这种配色原理,是使得给出配方染出的产品的反射光谱与来样的反射光谱相匹配,属于最完善的配色,为无条件匹配。具体是通过测定来样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反射光谱,由计算机进行同材料的颜色匹配计算,给出反射光谱相匹配的建议处方。测定波长范围为400~700nm,△λ=20nm。在实际生产中较难做到完全匹配。
3.三刺激值匹配
三刺激值匹配的结果是给出的配方染物的三刺激值与来样的三刺激值相同,但反射光谱与来样不一定完全相同。由于三刺激值相等,因此仍可得到等色。这种配色方法是最有实用意义的。
计算机配色的方法:
1.建立基础色料数据库
通过颜色检测仪器检测出不同基础色料的特性,然后根据色料的品牌、种类数量以及印刷基材的选用建立完善的数据库。
2.颜料样品测量
使用仪器检定颜料标准样品的颜色参数,或者手动输入颜色数据,配色系统就从选定的基础数据库中进行合理的匹配,迅速生产专色配方。并且系统能提供多个可选配方,用户可以按各种指标对配方进行排序,从中选择最优的配色方案。
3.打样测试
通过电脑配方进行打样测试,对颜料的着色效果进行评定,然后通过颜色检测仪器检测打样品与标准样品的色差情况。
4.配色修正
通过计算机系统生成颜料配方后,就需要严格按照配色上的原材料及色母粒比例进行打样调色,由于生成环节过程中混炼工艺、磨具问题,就会造成实际配色结果与预期不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打样产品进行色差测试,从而进一步修正颜料调色配方。
5.品质管控
越来越多的厂家都直接通过配色输出设备,进行颜色的自动化调配,计算机配色系统还具有品质管控功能,可以及时发现生产环节的色差问题,更好的管控产品质量。
6.配方存档
通过计算机软件软件进行配色后,调色的配方就可以进行存档配色,如果后期还有同样的配色需求,就可以更加准确的复现该种专色。
计算机配色的优势:
计算机配色已普遍受到重视,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染整、塑料、油漆油墨、印刷、染料等工业生产的辅助设备,目前国内已有上千家企业从国外引进测配色系统,而且引进测配色系统的企业在不断增加。不久将成为一种潮流。计算机配色系统具有下列特性与功能。
1.可迅速提供合理的配方,降低成本。提高打样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浪费,能在极短时间内寻找到最经济,且在不同光源下色差值最小的准确配方。一般可降低10%~30%的色料成本,而且给出的配方选择性大,并可以减少染料的库存量,节约大量的资金。
2.可对色变现象进行预测。配色系统可以列出产品在不同光源下颜色的变化程度,预先得知配方颜色的品质,减少对色的困扰。
3.具有精确迅速的修色功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计算出修正配方,并可累积大生产颜色,统计出实验室小样与生产大样之间的差异系数,或大生产机台之间的差异系数,进而直接提供现场配方,提高对色率及产量。
4.可进行科学化的配方存档管理。将以往所有配过的颜色存入计算机硬盘中,不因人、事、地、物的变化而将资料完全保留,当再度接订单时,可立刻取出使用。
5.可进行色料、助剂的检验分析。配色系统还可对色料、助剂进行检验分析,包括上染率和半染时间的测定、染料力份和色相的分析、助剂效果判定等。
6.可提高印花残浆的再利用率。印花工序往往留下大量残浆,计算机可将其视为另一种染料参与配色,使其再利用,减少生产损失。
7.可进行数值化的品质管理,可进行各项牢度分析,漂白精练程度的评估,染料相容性、染缸残液检测等,并可将其数值化,供研究者进一步参考。
8.可连接其他设备形成网络系统。把测配色系统直接与自动称量系统连接,将称量误差减至最小,如再与小样染色仪相连,可提高打样的准确性,还可进行在线监测,这样的网络系统可大大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