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不同颜色的环境中,都会受到邻近环境颜色的影响,使其表面的颜色发生变化,因此想要准确的评价物体的颜色,就需要统一观察环境。本文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环境色多物体颜色评价的影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环境色对物体颜色评价的影响:
物体在不同颜色的环境中,都会受到邻近物体颜色的影响,使其表面颜色发生变化,特别是表面光滑的物体、颜色较淡的物体,低调部分颜色变化尤为显著。物体受环境物体颜色(环境色)的影响自身颜色发生变化,一般是由两种原因引起的:
1.由于周围物体的反射光映在主物体的表面,改变了主体物表面原来的颜色。如一个白色的物体放在许多红色物体环境之中,白色物体表面就有了红色的味道,相反,若置于绿色物体环境中,它却又带上了绿颜色。
2.由于环境色与主体色产生了对比现象,使主体色发生了变化。主体色与环境色不同,相互之间便产生了影响,引起颜色的改变。这种现象叫颜色的对比。由于颜色的对比,使物体色向环境色的补色方向变化。如环境为绿色,物体色中就有绿色的补色——品红成分。这种影响是相互作用的。如剪一小块黄纸,放在蓝纸中央,由于这两种颜色是对比色,结果就感到黄纸更黄、蓝纸更蓝,特别是临界处感觉最明显。
环境色对物体颜色的影响,第一种现象是物理现象,比较简单,第二种现象是颜色的对比引起人主观感觉的变化,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变化。并不是真的黄颜色与蓝颜色并置在一起,黄的颜色成分、蓝的颜色成分都增加了。
其它因素对物体颜色评价的影响:
1.观视距离的远近与物体颜色的关系
观视距离越近,在人们看来物体色感越强烈、彩度高、鲜艳、固有色明显、色彩丰富,而且轮廓清晰、层次丰富、对比也大。反之观视距离越远,物体颜色彩度越低,越暗淡,固有色成分越少,颜色调子比较接近,物体的层次、轮廓也越模糊。这种现象除了视力的原因外,主要是空气对色光的吸收和漫反射引起的。如原野的景色,近处的草坪、花卉、树叶、蓝天等颜色差别大,很清楚;而远处的山景,颜色越来越淡,调子越来越接近,轮廓也越来越模糊不清,最后成为一片瓦青色,几乎和天空没有区别,没有最亮处,也没有最暗处。在作画或制版的用色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这点,否则将使画面的景色远近不分、前后倒置,没有真实感和空间感。
2.物体大小对颜色的影响
在画面上某一物体所占的面积很大时,这一物体的颜色对画面上其它物体的颜色都有较大的影响,并构成了画面的主要颜色气氛。反之,这一物体在画面上占的面积较小时,该物体颜色对其它物体颜色的影响较弱,此时环境色反而对它的颜色作用很大,画面颜色气氛也会反以环境色为主。
3.物体表面粗糙程度对颜色的影响
物体表面结构紧密、光滑,对光的反射能力就强,而且易向一个方向反射。这类物体的颜色就鲜艳、明快
如绸缎、搪瓷以及上釉的陶瓷制品等。如果表面粗糙,特别是颜色较深的物体,对光吸收的多反射的少,其颜色就晦暗一些,如棉织品、毛纺品、丝绒、没有上釉的陶瓷等等。但是表面光滑的物体虽然一般情况下颜色鲜艳、明亮,也易产生镜面反射,失去固有色。而表面粗糙的物体却很少有这种情况,固有色强。